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朱曜奎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沧浪亭畔走出的大美术家、教育家——记朱曜奎教授

2018-06-21 17:28:48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王越炜 
A-A+

  去年夏季在一次书画界的交流活动中偶然结识了朱曜奎教授,得知他是清华美院的教授,当时便有了一种校友的亲近感,近日再次拜访,知道了他更多的事迹和对我国艺术设计领域的突出贡献。

  今年已经81岁的朱教授虽然已是耄耋之人,但精神矍铄,精气神不减当年。他的弟子刘福格介绍说,他现在依然坚持每天画画、创作,从未停止过。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朱教授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退休,对一位艺术教育家、画家来说,这绝不意味着休息,何况在他生命的长河里,好像也从来没有过“休息”两个字。打那以来,朱曜奎坚持创作不止。20年多来,他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不曾离开画室。他终于有时间专心致志地进行油画创作,也是在退休之后。他的创作继承了父亲朱士杰油画的写实主义精神,绘自然山水于笔端,同时也继承了恩师颜文樑先生的绘画风格,诗意盎然而情感充沛,“严于形,重于色,深于情”,受到国内外艺术界的广泛好评,被很多著名企业和重要建筑收藏和悬挂,价值不菲。如今,他不仅是一位蜚声中外的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家。

  沧浪亭畔,贤能辈出。苏州沧浪亭是一个十分著名的地方,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而题名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为此作了《沧浪亭》长诗,今存沧浪亭石柱上所镌名联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其中一句即为欧阳修的诗句。苏州美专毗邻沧浪亭,与沧浪亭结成了不可分割的连体,人们常常把苏州美专称为沧浪亭,又把沧浪亭标示为苏州美专。因为,在这园林的东部隔墙有一座有十四根廊柱希腊式大楼,座落于青瓦粉墙之中,这就是“苏州美专”自建的教室楼。这种与环境不协调的建筑样式,在当时起到一种呐喊的作用,“中国也要科枝進步和文艺复兴”,这是苏州美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一种特殊举措,也成为苏州旅游的重要看点。上世纪初我国最早的美术学院——苏州美专在这里诞生。1932年朱曜奎就出生在这里。

  家学渊源,受益终生。朱曜奎的父亲朱士杰为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创办苏州美专的“沧浪三杰”之一,朱曜奎得先天之厚,亲授传承。他从苏州沧浪亭畔走出,自幼为这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巧夺天工的中国园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滋养了身心。他的一颗向美之心,就像是太湖之石,浑然天成。他于1948年就读于苏州美专西画系,师从颜文樑、黄觉寺教授等名门先辈,这些都完美而系统地完成了他的艺术启蒙、迷恋、传承、推崇和创新。

  艺术创作,成就斐然。朱曜奎承继了父亲的油画艺术,承继了父辈们办学育人的精神与品格,在油画创作方面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成长为用心灵热烈拥抱时代的中国第三代油画家。他曾参与拓倡中国现代壁画艺术、漆画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油画《***与安源工人》曾经受到一代名将许***的欣赏,现收藏于江西安源纪念馆;油画《辽沈战役》、《杨子荣英雄》藏于东北烈士纪念馆;漆画《版纳夕阳》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壁画《榕荫深处》、《渔歌》等在第六、七届全国美展展出。他创作的二十多幅大型壁画分别在北京、南京、哈尔滨、青岛、桂林、石家庄、南通港、浏河等大中城市保存。他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赴日本、美国、南韩、香港、马来西亚展览,受到广泛好评,尤其在台北展出,引起轰动,作品全部为收藏家收藏。他还曾出版了《素描与速写》、《现代漆画技法》、《羊的造型》、《世界面具艺术》等教材和书籍。

  办学有成,弟子三千。办学培养人才是朱曜奎的终身之志,也是他父亲的嘱托。几十年来他在艺术实践、艺术创新和办学育人两个领域进行了艰苦探索和实践,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他分别参与创建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参与恢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筹建了特艺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绘画系、雕塑系),以及参与创建北京建设大学美术设计学院。朱曜奎的努力推动了新时期艺术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15年的民办教育中共培养出学生2000余人,加上他在公办大学40年办校实践中培养的学生1000余人,朱曜奎为我国艺术设计领域共培养出弟子三千人,为我国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包装印刷、商标装潢的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圆了他的办学梦,实现了他父亲的嘱托。这成为他一生最开心的靓点和最值得描绘的篇章。几十年来,朱曜奎还曾被聘为北京市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审定及国家考试考纲审核,曾获得北京市教育成果一等奖,台北“拔萃艺术家奖”,曾任北京建设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北京人文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福建南洋学院名誉院长,国际艺术设计师理事会理事及中国代表,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被聘为美国美联大学艺术设计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教授协会文艺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民间艺术学会会员、江苏壁画家协会顾问、中西文化交流协会(美国)常务理事。

  民办高校,开启先河。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力量,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如何办好民办高校方面,朱曜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参与创建了一所以艺朮设计为主,具有高品位、国际化、现代化特色的新型美朮设计学院——北京建设大学美术设计学院。这所学院在办学理论、培养目标、管理体制、运作机制、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与一般民办大学有很大不同,它以幽雅的教育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崭新的教学模式为国内外渴望成才的优秀学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他注重学院教育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相结合,注重国际优秀教学成果的研究与借鉴,为与欧美著名艺朮设计学院联合办学一直不懈努力。他竭力倡导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积极筹创专业设计工作室,使学生在高年级能直接进入工作室学习。朱曜奎以一位教育家的高瞻远瞩,从1993年建校伊始至2004年,为我国民办教育特别是艺朮设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政府设有“职业教育家”这样的奖项和称号,那一定会颁发给朱曜奎。

  世界潮流,紧追不舍。朱曜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作的二十年,是世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二十年。他自己总结说:“这期间,世界从工业革命已进入后工业时代,实用性美术将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即将发生。学院留学生不断从西方发达国家带来新信息,如:辛华泉先生的”构成法“学说,柳冠中先生的”工业美术设计“新理念。特别是张仃先生、袁运甫先生的”大美术“理念,冲击旧有美术院校学术结构。通过全院师生的努力奋斗,在中国刮起”新壁画潮“纤维艺术、漆画艺术、影视动画及游戏设计、网页设计、装饰浮雕。大到景观、公共艺术和包装装潢设计,小到首饰设计,无不产生于工艺美院。这股飓风不仅革新了旧的机制,而且影响了全国各兄弟院校,被称之为”**“后的”中国文艺复兴“。文化产业的兴起超越了旧特种工艺美术,扩大了美术人才的就业天地。”如今,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正在成为21世纪最热门的新型产业之一。他为此多次呼吁,并且身体力行,成果丰硕。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朱曜奎的学生们描述他们的导师,用的最多的词汇是“勤奋,谦逊,无私,真诚,善良”。人们都知道,人这一辈子迈不过去的无非“舍得”二字,都知有“舍”才有“得”,但初起之时的“舍”,并不是有一个看得见的“得”就在那里等着你。而且舍什么?得什么?很多时候,却是心里想得明白,实际中也放不下,放不下的就是“名、利、情”。朱曜奎教授对“舍得”有着自己的标准和选择。朱曜奎的“舍”,不能说是无求,但他所求的只是学生和艺术。他一辈子爱学生,一辈子爱艺术,只要对学生的成长有益,只要是为了所钟爱的美术事业,他一切东西都可以“舍”。学生和艺术,是朱曜奎的终生所爱,也是他父亲朱士杰的终生所爱。朱曜奎至今引以自豪的就是自己能够将父亲的薪火传承,一生坚持走父亲走过的道路。那是在学生们为他举办的从教60年“感恩会”上,朱曜奎终于没能忍住泪水,那是欣慰的泪水,那是激动的泪水,有辛酸、有喜悦、有感慨,他说:“我的所有付出都有收获,学生就是我的创作,学生的成果就是我的成果。我舍的很少,得的很多!”朱曜奎在建设大学十余年如一日,热爱青年,热爱学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辈子离不开青年,我的全部生命已经和青年人融在一起了。”

  有这样几件事至今还在流传:在1993年在建设大学办学初期,经费十分紧张,扣除租房经费,所剩无几。为解之困,朱曜奎毅然将自己在台湾画展售出作品的费用投入办学,为学生买了100张上下床和可供300人用的电水炉,为教室安装了窗式空调,甚至把家里有的可供教学、办公使用的摄像机、制图仪、图书数据等全部拿到学校用于办学,而他自己则坚持三年不拿工资。他还甘心情愿地靠卖自己的油画和稿酬为教师发工资。学院本来有一辆轿车可供他办公使用,但为了接送教师,他硬是用这部小车与建设大学校部换了一部面包车。2004年,朱曜奎又将建设大学美术设计学院的全部财产(包括接送教师用汽车5辆,电脑120台及其他资产)无偿捐赠给中国农业大学,支持其继续办学。

  朱曜奎教授的一位学生曾经这样评价他,“朱先生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用心灵与热情拥抱时代的艺术教育家,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了弥足珍贵的贡献;然而,他淡泊名利、物我两忘、无私奉献的精神,又成为了一种激荡人心的精神感召。”这的确是对朱教授的最准确的评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朱曜奎教授曾经表示,他晚年要做的两件大事依然是发展学校和发展设计艺术专业。望着朱教授“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神情,我们有理由期待他的晚年更加幸福和辉煌。祝愿他的艺术生命之树常青,桃李芬芳传遍天下。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朱曜奎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